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卫生部积极推进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项目

2005-6-16 0:0 【

  2005年6月11日,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与“诺华人与环境基金会”在新疆召开“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合作项目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全国器官移植界13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共同研讨了亲属器官移植的技术、移植后的长期存活以及供者健康等学术问题。

  项目合作双方——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项目负责人周简先生、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刘贞贤先生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组织了专家研讨。

  目前器官移植界面临着一大难题——供体器官严重不足,以肝移植为例,自1994年至1998年,等待移植的患者数量增加了168%,而供肝的数量只增加了18%.供肝的匮乏使许多患者在等待供肝的过程中死亡。亲属间的器官移植是目前缓解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现状的有效方法。亲属间器官移植也以其成功率更高、医疗费用更低、病人更安全的特点,被器官移植专家一致认可。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自1990年8月至2005年5月,共进行了85例亲属肾移植,占同期全部肾移植的4%.其中供者年龄最大的67岁,亲属肾移植术后4年多,受者仍健康生存。为鼓励亲属间的器官捐献,卫生部设立“诺华亲属肾移植捐献基金”,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注入项目基金100万,为经济困难的亲属移植供者提供每人5000元的手术资助费,表达对器官捐献者的关心,支持亲属肾移植的开展,目前全国已有50人受惠。

  另外,为增强公众器官捐献的观念,促进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诺华人与环境基金会合作设立了“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合作项目”,在2003年-2006年的4年合作期内诺华人与环境基金会共为项目的实施投入960万元人民币。支持卫生部有关部门开展了脑死亡标准和器官移植管理立法研究和法规起草,促进了器官捐献与移植立法工作的进程。

  大会还特邀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李舜伟向参加会议的130多名器官移植学界专家介绍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李舜伟教授强调,必须分清脑死亡状态与植物人状态,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呼吸。脑死亡的状态是无自主呼吸的,必须用呼吸机维持呼吸的死亡状态。而植物状态是有自主呼吸的,是活人。李舜伟教授说,即使“脑死亡”通过立法,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将采取心跳停止死亡和脑死亡两种死亡标准并行。作出脑死亡的诊断后,医生也不能在病人或家属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摘除其器官作移植用途。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院院长陈忠华教授在谈及他多年从事移植临床工作的经历时,也强调了立法的重要性。他总结了“四化”——器官移植一定要“合法化、公开化、正规化、国际化”。就合法化而言,器官移植事业不仅期待脑死亡法的出台,还要有器官移植法、捐献法、伦理学指南相依托。

  纵观全球,器官移植在临床开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路程,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随着各国移植法、脑死亡法的推进,移植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我们都知道,科学探索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规范提高我国器官移植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借用陈忠华教授的一句话,推动器官移植事业我们永不放弃。